· 易信
· 微信
·楊瀾采訪金庸。
楊瀾采訪金庸。
得知金庸先生去世,兩次專訪過金庸先生的著名主持人楊瀾,心中充滿感傷:“一代大師走了,一個時代結(jié)束了,身后留下的還是那個江湖。”她連夜撰文追憶采訪金庸的幕后故事,回想起金庸伸手搶采訪提綱、比劃手勢表達意思的細節(jié),忍不住感慨萬千。
楊瀾在微博上寫道:“晚年醉心于研究歷史和佛法的查先生,想必把人生看開了很多。他說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有隱士情結(jié),而他也想在平平淡淡中度過余生。他早已看透了名利那些事,也不想再爭辯什么。我愿意相信,當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是平靜安詳?shù)摹婧R宦曅。那個依舊打打殺殺熱鬧非凡的江湖看到的,是他絕塵而去的背影。查良鏞先生千古。”
伸手“搶”走采訪提綱
和許多人一樣,楊瀾的學生時代也有打著手電徹夜讀金庸小說,欲罷不能的強烈記憶。不過,比許多人幸運的是,楊瀾曾在1998年和2006年兩次專訪金庸,地點就在他香港北角的辦公室兼書房——那里有整排的落地窗,無敵海景。如今回想起來,仍然是金庸對待接受采訪很認真的態(tài)度。
楊瀾記得,記得第一次采訪金庸的時候,兩人剛一坐下來,金庸就伸手“搶”走他的采訪提綱,真如一個老頑童。她心里暗想:“真是不公平啊,哪有兩個人過招,先把對方的招數(shù)預覽一遍的?”不過還好,楊瀾手里拿的并非什么武林秘籍,只不過是一張字跡潦草的提綱,現(xiàn)在想起來,還讓她覺得慚愧。
待第二次采訪時,楊瀾學乖了,將所有的問題都記在了腦子里。金庸看著她攤出的雙手,沒招兒了。
對金庸的坦誠印象最深
楊瀾回憶,說起來好可愛,這位可以用語言創(chuàng)造出整個世界的大作家,卻是一位嘴拙的受訪人。金庸的普通話帶有濃重的口音,而且思維跳躍,句子常常不完整,讓她這個采訪人有時都替對方著急,忍不住插嘴道:“您想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……?”如果楊瀾沒猜對,金庸就愈發(fā)著急起來,比劃著手勢試圖重述。如果看到楊瀾依然困惑的表情,金庸自己都會不好意思地笑出來。
不過給楊瀾留下印象最深的還不是這些細節(jié),而是對方的坦誠。金庸在接受采訪的時候,聊起自己一生中有很多誤會:年輕時曾一心想做外交家,卻屢屢碰壁;做報人最用心寫的是社論,不料卻因?qū)懼娴奈鋫b小說享譽世界。他小說中每一個英雄都有內(nèi)心的脆弱和迷失,而他也不諱言自己曾經(jīng)有過痛不欲生的經(jīng)歷。
2006年的《楊瀾訪談錄》,還記載著楊瀾與金庸的對話。彼時,年過八旬的金庸大俠,人到晚年依然有痛苦和遺憾。金庸告訴楊瀾,婚外情是此生很大的遺憾:“其他事情好像是問心無愧,朋友也好,子女也好,好像都對他得起,我也沒有做什么壞事。唯一覺得良心不好過的,就是我跟我太太結(jié)婚之后我有婚外情,我對她不起。這個事情已經(jīng)過去了,也沒辦法補救了;橥馇槭强梢员苊獾模俏覜]有去控制自己感情,所以也覺得對不起人。此后我一直想接近她,想幫助她,她拒絕,她不愿意見我,我通過兒子去照顧她,她也不愿意見,她情愿獨立。她去世之后還有相當多的財產(chǎn)都分給了三個子女。”
19歲的兒子去世,對金庸而言是個沉重的打擊。一直到他學佛,對人生比較了解多一點了才過去,大概用了三四年;貞浧鹉嵌瓮纯嗟慕(jīng)歷,金庸告訴楊瀾:“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樣的痛苦,你是避免不了的。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我一生精神上最痛苦的時候。但我沒有訴苦,我自己個人是很保守的,什么感情都放在自己心里。”